官方微信 预约严师

龙新教育[官网]_高考辅导学校_艺考文化课培训_单招文化课

暑假语文记忆方法总结

2017-9-4 15:26| 发布者: cdlxjyadmin| 查看: 1391| 评论: 0

摘要: 对于新高一生来说,在暑假要做好的一点就是学习习惯的切换,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,有哪些学习方法呢?成都龙新教育整理了一些资料,一起来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。

  一、记提纲,一目了然
  有的同学反映,课堂上记数学笔记,常感到听了来不及记,记了来不及听的现象。其实,没必要记下所有的东西。记好提纲,使一部分内容学下来后,脉络清楚,然后可根据提纲进行回忆,补充。
  记提纲也有个度的问题,如果一部内容先前进行了预习或在适当场合下接触过,在记录时可以言简意赅,点到为止。如果是新学内容或较难理解的内容就应适当详细些,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解释,更应不失时机在提纲下注解。有了恰当的提纲,在整理笔记时,就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,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。
  二、记思维,按图索骥
  记思路是切实有效的,有了思路,就像航海时有了航标灯,自然就有了前进的路线和方向。
  三、记重点,有的放矢
  把握学习重点,的确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,要想记笔记时突出重点,需要有个积累经验和体验方法的过程。
  首先要关注开头和结尾。老师讲课的开头,有的虽寥寥数语,却是言简意赅,全盘托出重点,有的循循善诱,引经据典,润物无声的引出重点。所以在开头时就能明确提纲、把握重点,记录时就有的放矢。结尾虽话语不多,却是这节内容的精彩提炼和复习巩固的提示。总之开头与结尾有前呼后应、互相启迪的作用,密切关注,必有收益。
  还要高度关注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。重点内容在课堂必会得到反复的强调,有时老师会把有关内容框出、划出,或者用彩色笔写出以求引人注目,突出重点。明确了重点,我们的记录就能详略得当,经纬分明。在记录重点时,也要不失时机记下有关解析内容的经典范例和突破重点的巧思妙解。
  四、记疑难追根求源
 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是很正常的。遇到疑难表明新学的知识或方法有所超越,如果我们发现困难,并克服了困难,无疑是一次进步。否则表明我们的学习没有超越,只是在巩固,增加熟练程度而已。
  记疑难是我们做笔记的一个重要内容,无论在自学或上课的过程中,发现疑难要不失时机的记录,因为疑难一般是在我们学习新知识或进行问题探究过程中产生的,是我们前进中的困惑,它会一闪而过,如果不及时记录,也会莫名其妙地遗忘,导致无形的损失。
  记录了疑难,就明确了困难的方向。我们应知难而上,及时各个击破解决困难,获得进步。千万不能把问题积累,因为困难积累得太多,会让人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,失去学习的激情。
  五、记补充,信手拈来
  记下补充的内容,用到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,使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发挥这些补充内容的功能,把知识理解深刻,把方法掌握牢固。
  一方面要记下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,另一方面,在自学其它的参考书时,也应收集并记录好的案例,多管齐下,使学习的内容更丰富。
  六、记总结,高屋建瓴
  会学习的人总是可以把学习内容先由薄到厚,再由厚到薄。由薄到厚,是学习者不断思考补充、发问的过程。而由厚到薄,就是学习者善于归纳和总结,明确重点、难点和关键,形成知识网络。
  每节课听下来,老师都会归纳或引导同学归纳所学知识的精髓,达到高度概括,简明扼要。记录好总结的内容,使得所学的相关内容变得一目了然。如果自己能给出言简意赅的总结,说明这部分知识得到深刻理解,方法也掌握得游刃有余了。
  总结已有系列。每节课有归纳,每章节内容要通过复习给出总结,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也应给出阶段性知识和方法的梳理。在总结时,不仅能给出各个单元的总结,还应梳理出有关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,形成知识体系,触类旁通,顾此失彼。
  七、记感悟,标新立异
  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,一是“懂”,就是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或看懂书上的有关内容,这是学习要达到的初级层次。其次是“会”,需自己动手,动脑进行模仿练习和实践。第三是“悟”,就是对所学知识悟出道理来,对所训练的方法悟出规律来,从本质上进行把握,这是学习的高层次,也是我们追求的效果。
  感悟也分多层次的。我们可以从学习每段内容的体会开始,有则多写,无则少写,然后对有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,并进行点评,还要对重点突破和难点诠释的方法途径进行回顾。长期坚持,就能形成习惯,提升感悟的层次,把握要点,掌握精神实质,促进方法的形成,提高思维能力。
  下面以一则歌谣结尾
  课前要预习,听课易入脑。温故才知新,歧义见分晓。
  自学新内容,要把重点找。问题列出来,听课有目标。
  听课要专心,努力排干扰。扼要做笔记,动脑多思考。
  课后须复习,回忆第一条。看书要深思,消化细咀嚼。
  重视做作业,切勿照搬抄。编织知识网,简洁又明了。
1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相关阅读